引黄入晋工程太原供水区水价研究通过评审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水权理论为指导的引黄入晋太原供水区水价问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2月24日,《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太原供水区水价问题研究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成果报告》)在京通过了专家评审,为太原地区城市供水价格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专家评审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以及水利、物价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认为,开展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水价问题研究,对于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引黄工程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果报告》的研究思路正确,资料翔实,方法科学,成果可信,具有前瞻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政府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在诸多方面有创新,是一份优秀的研究报告,可为其他调水工程研究水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引黄入晋工程是从黄河干流万家寨水利枢纽取水,通过引黄工程引水向太原、大同、朔州等地区供水。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经总干线、南干线及连接段,2002年底向太原供水。太原供水区水价问题研究由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承担,自2000年8月以来,课题组人员多次深入工程实地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于近期完成了《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水价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引黄入晋太原供水区水价制定原则;预测引黄入晋工程通水后太原市的水资源供求状况,确定水量配置方案;测算引黄入晋工程供水水价,估算城市制水配水环节成本费用,测算引黄入晋工程供水户水价;根据各类水源的供水量和价格,计算最终用户综合水价;分析用水户承受能力;根据用水户的承受能力分析、供水单位的供水成本和补贴措施,设计水价并提出水价政策建议。
《成果报告》水价的设计既是以现有法规和政策为基础,又是根据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和要求,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引黄入晋供水区实际的水价形成机制。根据水权理论与完整水价,水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资源水价是水资源的稀缺租,是水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工程水价包括水处理成本和产权收益,因此水价应满足补偿成本和合理利润的要求。环境水价是环境容量和环境代价,水污染处理费是环境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黄河水资源是由国务院分配给沿黄各省市使用,没有征收资源水价,引黄工程调水量是在山西省用水指标之内,因此太原供水区水价暂不考虑资源水价。引黄入晋供水是通过引黄入晋工程和城市制水配水环节到达用户,最终用户水价应由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城市制水配水三个环节发生的成本、税金和利润,再加上污水处理费组成。太原供水区水价提出的原则包括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受益者付费、合理分担、同一用户同质同价、按用户分类定价、定额用水超额加价、价格调整、用户参与等。
太原市是严重缺水地区,长期以来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保证城市用水,已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此,《成果报告》提出,引黄工程通水后,要充分利用黄河水源置换当地超采地下水,压缩开采,不再超采地下水,使供水区转入涵养水源阶段,逐渐恢复地下水位。
《成果报告》还提出,实行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加快推进城乡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关闭部分自备井、提高开采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