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在纪念李仪祉诞辰120周年大会的讲话
尊敬的钱副主席、李克强省长,各位来宾:
今天是李仪祉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他为黄河乃至整个中国的水利事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激励后人,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新发展。
李仪祉先生是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任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民国前期北洋政府继承清末的办法,黄河下游河道由冀鲁豫三省分段管理。在这期间,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尤其在省际交接处,河工薄弱、险情频发。国民政府成立后,统一河工事务的呼声日益高涨。1933年4月国民政府特派李仪祉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他受命于危难之中,首创上、中、下游统一管理,制定治黄方略和工作计划,拟定各项规章制度,逐级建立管理机构,加强水文、泥沙、测量、河工试验,对黄河进行广泛的勘测研究,并全面整修了黄河堤防工程。
李仪祉先生悉心研究黄河治本之策,把治理黄河的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历史上局限于下游堤防防洪工程,到把近代水利科学技术与传统河工相结合,提出符合黄河实际的上、中、下游统一治理的方略并付诸实践。这是治河方略演进的重要里程碑。
1934年他发表了《黄河水文之研究》,这是研究黄河水文最早的重要科学论著。根据李先生制定的黄河流域水文站网规划,先后在黄河干流增设了兰州、包头、龙门、潼关、秦厂、高村、陶城铺、利津8处水文站,在支流增设咸阳、河津、木栾店、黑石关等水文站,增设了若干水位站。还成立了黄河测量队,进行下游河道测量以及精密水准测量和重要地点的经纬度测定,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李仪祉先生首次提出了粗沙、细沙的概念,明确指出粗沙来自龙门以上两岸,细沙则来自汾河、洛河、泾河、渭河等支流。在开封黑岗口采取水样,进行泥沙颗粒组合分析,这是黄河上第一次进行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李先生还聘请挪威的安德森和美国的莱恩等水利专家前来我国研究黄河洪水、泥沙问题。他认为应把治黄重点放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提倡治理黄河与发展当地的农、林、牧、副业生产相结合。
为了科学治理黄河,李仪祉先生十分注重开展河道模型试验。德国水利专家恩格斯首创河道模型试验技术,李先生归国后,在学校授课和撰写论文时,多次介绍恩格斯的河道模型试验技术。后来经李先生联系,促成1932年在德国奥贝拉赫水工试验所进行黄河河道治理模型试验,并推荐在德国留学的工程师李赋都参加试验,这是我国治理黄河历史上首次进行的河道模型试验。
李仪祉先生主持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期间,编辑出版了《黄河水利月刊》,开展学术交流,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治河论文,如《治理黄河工作纲要》、《研究黄河流域泥沙工作计划》、《黄河流域之水库问题》、《巩固堤防策》、《纵论河患》、《黄河治本计划概要叙目》等,成为后人研究治理黄河的重要参考文献。
李仪祉先生对我国水利问题涉及范围之广,探讨研究之深,开创我国近百年来水利科学史的先河,是一代艰苦卓绝的水利创业者、实践者和领导人。李先生从全流域的高度提出江河的治本之策,主张一个流域的水系是一个整体,强调综合治理,他是我国第一位提出“综合治水”的水利专家。并强调“华北、导淮、黄河三委员会有联合工作之需”,李先生提出的许多治理江河的精辟见解,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李仪祉先生清正廉洁、谦虚忠厚、工作中严肃认真、平易近人。他的一生,虽然只度过了56个春秋,但他崇高的品德和思想中的智慧之光,永远照亮后人前进的方向,他不愧是中国近代水利事业的奠基人。
李仪祉先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