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图书订货会成交码洋25.9亿元
有关人士称,出版业已初步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
本报讯 瑞雪兆丰年。1月11日,第18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首都北京飘落的皑皑白雪中圆满结束,带给中国出版人一个美妙的期待,这是否意味着2004将是一个中国出版的丰收年?作为一年一度中国出版风向标的本届图书订货会却无疑预示着一个好兆头。本届图书订货会共设展位1642个,参展出版社达554家,在历届订货会中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图书订货会成交码洋达25.9亿元,比去年增长2.3亿元,海外华文书店初次参会,除订货外,还取得了版权贸易的可喜成效;作为我国对外资开放出版物批销权之前的最后一届订货会,本届图书订货会向社会传递了明显的信息,出版业正在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运营,中国出版实现市场经济自由资源配置初现端倪。正如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版协秘书长黄国荣所言,本届图书订货会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圆满结束。
综观本届图书订货会,由于受到来自出版物发行领域改革的影响,本报认为,本届图书订货会出现了与历届图书订货会截然不同的新气象和新动向。
其一,中国出版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给制向市场经济下的资源优化自由配置的可喜转变,出版业正在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运营,书业竞争新格局进一步明晰。这突出表现在,有限的作家资源已经集中在几家大社、强社手中,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等。一般的地方文学艺术出版社已经难以拿到著名作家的重点作品。而教材、教辅和经营管理类图书却由集中到分散。如在英语教学工具书领域,一批新社已经崭露头角,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另外,中国出版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出版资源,已积极向国际市场迈进,从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掘出版资源。部分出版社,如中信出版社,今年年出新书选题中,引进版权的已经接近1/2。部分出版社已经在同期引进国际图书品牌,这标志着我国出版业已经逐步与国际出版接轨。
其二,中国出版的产业化发展正在走向正轨。去年,出版业在体制改革上迈出大步伐,实现政企分开、实现出版业的真正产业化运作也将是今年中国出版的主题词。如此次亮相订货会的中国法律图书公司,原来只是法律出版社下的一个发行部门,经过资产重组、整合资源,该公司已经从法律出版社分离开来,真正实现向发行的产业化运作的转变。而八家法律类出版社以联合会的形式统一经营法律图书的品牌,整合资源,统一设摊,几乎囊括国内所有有影响的法律图书,这无疑表明,中国出版界在企业经营中越来越成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赖德胜也向记者表示,该社将兴建文化出版大楼,打造文化出版教育一条街,使该社实现由原来单一的图书出版结构向集研发、培训、出版为一体的立体化经营模式的转变。
其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意识到,仅仅打造品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已有品牌进行开发、延伸、拓展和经营。相较于往届订货会,本届订货会相对平静、平稳,脱去了浮躁气。无论是图书选题方向,还是整体的经营活动,出版社都已经逐步趋于成熟。相较于前几年中国出版业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盲目出版、跟风出版严重的现象,现下的中国出版界已经开始回归定位,在充分发掘专业出版优势和已有出版优势的前提下,谨慎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些经济增长点,往往是其已有品牌的拓展和延续。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此次订货会上推出《义务教育新课程家长读本》,并大力进军基础教育领域,推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走进课堂——新课程案例与评析》等大批读物,该社副总编辑郑惠贤向记者表示,该社拥有基础教育方面的出版资源,进军基教出版理所当然,这与高教社高等教育出版方向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艺术类图书出版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延续性的品牌。知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即表示,该社在艺术家传记以及相关艺术类图书出版方面已经有好几个相当精彩的系列,形成了品牌。他对广西师大社此类图书的出版是相当关注的。
其四,出版资源与传媒资源联手拓展书业市场。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由来自全国各地和首都媒体从事出版报道的媒体记者发起成立了出版传媒记者联席会。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书业传媒记者队伍日渐壮大。在本届图书订货会上,出版业内人士和出版传媒人士济济一堂,传媒人士对出版业某些急功近利的出版行为提出批评,业内人士对传媒某些失范、失效的宣传提出质疑,形成了良性互动。
然而本届图书订货会上凸现的一些隐忧也颇让人深思。诸如,引进版图书红遍国内图书市场,这是否意味着国内原创力量的日渐薄弱?老作家不断有颇具影响的新作问世,是否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新一代作家并未成长起来?这些问题,应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