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本报记者 尹琨
《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报告》在数据统计方面发生的变化,引发业界关注。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几组亮眼数据的背后,体现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哪些特点与趋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负责人。
更加科学客观反映产业实际情况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告》发布的2017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总量规模,为什么没有将数字出版纳入其中?
负责人:数字出版有关数据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调查汇总数据。根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等中央关于政府统计的文件要求,《报告》发布的2017年全国新闻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总体经济规模等数据为政府统计数据,所以没有将数字出版纳入其中。
近年来数字出版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尽快开展数字出版政府统计十分必要。经过与国家统计局积极沟通,“数字出版”已经纳入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前,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数字出版政府统计分类注释与统计指标研究,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数字出版统计报表制度,开展数字出版政府统计。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告》没有发布图书出版总品种数,而是将新版图书和重印图书品种分列发布,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负责人:我国现行图书出版统计报表制度,以书号(ISBN编码)作为图书品种的统计依据,即一个书号为一个品种。具体的图书品种统计,依据书号使用情况分为新版图书和重印图书。新版图书是指本年度使用新书号出版的图书,在本年度内无论印刷多少次,均按照一种新版图书统计;重印图书是指以前年度已出版,在本年度内使用原书号出版的图书。需要说明的是,以前年度出版,本年度内封面、内容、装帧方式、定价等图书信息略有改动后,使用新书号再次出版的图书,一并纳入新版图书进行统计。
目前,国际上一般做法(如美国、日本等)是在统计每年的图书出版品种时,只能统计新书(new titles)和再版书(re-editions)。为便于与国际上图书出版品种相比较,本《报告》将新版图书品种与重印图书品种分列发布,以期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我国年度图书出版情况。
报刊止跌回升受政策等多重因素拉动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告》显示,2017年报纸与期刊出版的总印数、总印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传统报刊业务下滑的情况下,利润出现止跌回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负责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报纸出版总印数、总印张、定价总金额较上年分别下降7.1%、15.1%、2.3%;期刊出版总印数、总印张、定价总金额分别下降7.6%、10.1%、3.7%。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全国报纸出版和期刊出版利润总额分别较上年增长24.6%和6.6%,也就是说,在报刊业务下滑的同时,报刊利润总额实现了反向增长。
经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报纸出版利润总额较上年增加7.4亿元,主要受以下因素拉动。首先是证券类报纸利润大幅增长,受当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业务增加及规范业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影响,证券类报纸利润总额增加超过4亿元,大幅增长63.4%;其次,报纸出版单位的各类政策性补贴收入有所增加,以及部分报纸停刊止损、限产减亏,取得一定成效;此外,部分报纸出版单位账目调整和投资等原因也导致收益有所增长。
期刊出版利润总额较上年增加1.7亿元,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期刊出版单位的各类政策性补贴收入有所增加;二是部分期刊依托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多元化发展,开拓收入来源,取得一定成效;三是部分发行量较大的期刊为应对成本上涨压力提高定价,拉动收入与利润增加。
高质量发展对企业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告》显示,2017年,39家在中国内地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首次实现全体盈利。从数据分析,2017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巩固出版核心主业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呈现出哪些特点?
负责人:近年来,出版传媒上市企业在数量和产业规模上都得到了较快发展。2017年,39家在中国内地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实现全体盈利,特别是出版发行上市公司,坚持围绕做强做优编印发主业,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实现了公司的良性发展。
一是编印发业务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出版上市公司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整体较2016年增长7.1%;13家出版公司中,除中南传媒、读者传媒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略有下降外,其余11家公司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山东出版、南方传媒、城市传媒、中国出版等4家公司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增速均在10%以上。7家发行公司中,6家公司发行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如新华文轩加快实体书店建设,报告期内新建、改造实体书店23家,面积2.2万平方米左右;大力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报告期内实现网络销售码洋21.7亿元,同比增长21.5%;公司发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
二是编印发业务对公司业绩支撑作用明显。以出版公司为例,山东出版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全线增长,其出版业务和发行业务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5%,成为拉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9.7%的主要动力。南方传媒出版业务和发行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5.9%,两者占公司营业收入70%以上,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三是编印发核心主业地位更趋稳固。2017年,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在各出版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平均为65.9%,较2016年同口径提高了3.0个百分点;除中文传媒、长江传媒、时代出版等3家公司外,其余10家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公司营业收入的50%,继续保持核心主业地位。在编印发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部分公司大幅压减了非主业规模。如长江传媒、时代出版压减物资贸易规模,这2家公司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占比分别提升7.7和2.5个百分点,公司业务结构逐步向编印发主业回归。
2017年,发行业务收入在各发行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平均为61.6%,继续保持核心主业地位。其中,世纪天鸿、新经典、新华文轩、新华传媒等4家公司图书发行业务占比超过65%。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告》显示,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近百个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相继实施,并初见成效。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动传统出版转型升级?
负责人:自2016年《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特别是确定了20家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并陆续挂牌运行。接下来,我们将会坚持以加强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一是继续在转换思维、强化责任上下功夫。强化互联网思维,真正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用全新的理念谋划出版的生产经营服务。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以新思维、新举措实现新任务、新成果,为行业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切实打通产学研一体化渠道。
二是继续在实现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创新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实现内容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等深度融合发展。同时,立足自身优势条件,利用新技术推动实现产业、业态创新,推动实现盈利模式、产业模式及生产模式创新,加快实现融合发展成果的可复制推广。
三是继续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以经营管理为抓手,逐步理顺内部体制机制,真正建立适应出版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同时,做好自身品牌管理;抓好项目管理,通过构建项目库、技术储备库等方式助力出版融合发展,并做好项目综合统筹;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好相关制度,并注重发挥好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版权输出增长较快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对外版权输出实现了24.1%的高速增长。统计数据反映出我国出版走出去什么样的特点?
负责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输出版权13816项,其中输出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版权12651项;版权输出总量较上年增长24.1%,其中出版物版权输出增长29.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出版走出去步伐加快,出版单位越来越重视海外版权合作,并且将其纳入社会效益考核指标,取得明显效果。
从数据来看,版权输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版权输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其中北京版权输出超过6600项,占据了全国版权输出的近半壁江山。二是版权输出对象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三是对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阿联酋、黎巴嫩、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权输出增长较快,表现抢眼。
http://new.chinaxwcb.com:28080/info/12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