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水产业市场——商机富集区
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节水成了缓解供水紧张矛盾的首要措施。随之,节水技术、节水设备等与节水有关的市场逐渐形成并显现出无限商机,众多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纷纷加入节水大军中,与此同时,国外许多知名企业也纷至沓来。在今天开幕的北京2001国际水利水电技术设备展览会上,节水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政府鼓励节水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旱灾连连,让人刻骨铭心。水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水资源短缺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备受关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节水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这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新时期节水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节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去年9月,国务院在京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要求,今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新增的用水需求,一半要靠节水来解决。同时要求推广节水技术,强制推行节水型器具,加快城市管网的检修改造,降低流失率。
这次会议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多项重要的节水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局发出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计委出台改革水价促进节水的指导意见等,为节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就在前不久,我国发布了首批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其中包括: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凡使用目录中的国产设备,将享受投资抵兑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还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科技部今年首次将“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与新产品”列入国家“863”计划,即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可以预见,我国的节水技术将达到一个新水平。
节水产业市场有多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看我国节水潜力有多大。
由于我国用水效率低,因此节水潜力非常大。根据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取得的经验计算,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我国农业可减少10%~50%的需水,工业可减少40%~90%的需水,城市可减少30%的需水。要达到这一水准,除加强用水管理外,还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这无疑为研究节水技术和生产节水设备的厂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先说农业,这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因此,1996年,中国政府就提出建设节水农业,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九五”期间全国共投入430多亿元用于发展节水灌溉。“十五”期间,全国将再投资400多亿元用于新增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其一半要用于节水设备、器材的购买,这意味着节水产业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目前我国使用的喷灌技术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微喷灌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很紧缺,而且微灌、滴灌设备的价格偏高,农民很难买得起。适合山区的微灌、喷灌设备,大量价格低廉的塑料管、阀门、过滤器等配套产品,市场空间也很大,相关企业应抓住机遇,加紧技术改造,降低成本以扩大市场份额。
再说工业。目前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55%,而发达国家则为75%~85%。随着水危机加剧、水价上扬及政策调控,耗水企业将注重建设水循环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这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据统计,光是全国2000多家大型酒厂的污水处理工程,就有几十亿元的商务空间。天津一家中水设备生产企业经理不无自豪地说,目前他们所生产的设备供不应求。
城市生活节水市场空间也很大。目前许多城市供水管网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有40%的特大城市水的流失率在12%以上,那么,管道的更新与修缮所带来的市场将相当可观。另外,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更加注重选择节水器具。
节水产业为人们展示了美好前景,建材、轻工、水利、化工、机械等行业的企业有许多看好并转产节水产业。“九五”期间,全国仅生产与节水灌溉有关产品的企业就有200多家,年产值约120亿元。看好这一产业的还有许多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如中科院分子科学中心研制的纳米塑料已投入生产,浙江大学开发成功滴灌带生产线,而就在3个月前,吉林大学研制的低成本、效率的中水设备正式问世。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热心节水产业的商家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绝好契机。因为西部干旱缺水严重,西部的发展注定要与节水同行。江苏省电器行业私企苏宁公司捷足先登,今年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签订了共同投资喷滴灌设备制造的合作协议,此工程总投资7500万元,双方各注资50%。而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天时、地利,于今年5月份开始建设西北最大的节水灌溉器材生产加工基地———天业工业园区,总投资3.16亿元。
节水产业市场仍需培育
大凡市场在形成初期都离不开培育,节水产业市场也是如此。当前,影响这一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水价问题。
水价过低导致用水户对节水没有积极性,因此,时常出现节水产品受冷落、节水新技术被束之高阁的现象。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商家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节水工作。
郑州市节水办公室一位科长介绍,在郑州的1900多个需要建节水工程的单位中,目前只有30多家兴建了节水工程,连2%都不到。究其原因,原来大多数单位嫌一次性投入太高。兴建一个节水工程至少需要40万元投资,而相比之下,由此节省下来的水费却微乎其微。
在北京则不同。近几年,北京市几次上调企业用水收费标准,结果利用中水的好处反倒突显出来。北京新世纪饭店供水负责人说,现在靠用中水一年可为饭店节约十五六万元。据了解,北京已有上百家饭店和高等院校使用中水。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水价对节水工作、对节水产业市场的影响。专家指出,水价不调整,建立节水农业和节水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农业节水是节水工作的大头儿,为此我们不妨看看节水灌溉企业的现状,从中寻找培育节水产业市场的良策。
我国节水灌溉企业已有200多家,发展快,成效大。在全国2.8亿亩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中,除大型喷灌机进口设备占保有总量半数以上外,其余各类设备、材料、施工及服务大多数由我国企业生产和提供。但是,这些企业中大企业少,小企业占多数,经营规模小,难于抵御市场风险。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如有的企业产品质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管理已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而有的企业却毫无顾忌地粗制滥造,产品连基本的质量标准也达不到。这种过大差异的存在说明我国节水灌溉的行业发展还有待规范,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市场竞争还常常处于无序状态。
日前记者走访了几位业内人士,他们的建议对培育节水产业市场大有裨益。
杨继富,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他说,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有直接关系。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劣质产品低价销售,挤占市场,使节水灌溉工程和国家投资不能发挥应有效益。为此,应尽快将全国节水灌溉材料设备质量监督纳入国家技术监督体系,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抽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意识。
张国祥,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总工。他说,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是国外企业。目前我们的技术总体水平比人家低,靠的是价格优势。但我国加入WTO后,这种优势将逐渐弱化。现在已有十几家国外节水灌溉专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正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兼并或控制中国企业,最近来自以色列和美国的两家公司分别在兰州和石河子建厂。为此他建议,国内企业要加强联合,加强产品开发研制,而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资金的投入,培育名牌企业,提高竞争力。
于桂亭,河北沧州东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节水产品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作为企业,要注重产品质量,而且应不断研制开发新型节水产品,同时考虑产品价格要适中。东塑公司打算通过上市筹集资金,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他建议,国家对生产节水产品、节水设备的企业,根据技术含量、节水程度、产品产量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较大幅度的免税支持;对于在节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可分别按节水程度、数量给予奖励和表彰。
刘龙龙,水利部节水灌溉示范基地部门负责人。他说,从我国国情以及农业生产特点来看,除部分园林的特殊需求外,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完全可以采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国产设备。他建议国内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商应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一是不能仅仅满足于进口设备或生产线的引进,应在吸收国外设备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组织技术力量,研制开发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新产品;二是应培养营销人员懂得一定的技术原理,做好现场安装、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工作;三是应在设备的外观上下工夫,减小与进口设备的差距。